中国足球彩票人民政府

www.jieyang.gov.cn

揭西县:城乡风貌全域提升蝶变亮点纷呈
来源:揭阳日报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7-28 09:42:53 浏览次数:- 【打印】 【字体: 分享到:

  原标题:揭西县以风貌带提升重塑城乡肌理,以交通提质打通发展动脉,更以惠民实举浸润百姓心田

      让宜居宜业宜游可感更可及


  揭西县以风貌带提升重塑城乡肌理,绘就宜居新画卷。图为改造提升后的灰寨镇向阳公园。林洁松 摄


  以“百千万工程”为引领,揭西县锚定“三年初见成效”目标,推动城乡风貌全域提升蝶变,亮点纷呈:干群齐心协力攻坚,央企力量深度融入,民生项目遍地开花,从交通动脉的提质升级到长者食堂升腾的烟火气,从排水防涝的生命防线到产业基地的蓬勃生机,一幅“民生普惠、城乡焕彩”的振兴画卷,正沿着榕江水系、国道省道、村头巷尾生动铺陈。


  重塑肌理:风貌带提升绘就城乡新画卷


  聚焦全县312.1公里交通主干道,揭西县以集中攻坚与持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,“剑指”沿途乱搭乱建、环境卫生及道路秩序等“沉疴顽疾”。在这场重塑城乡面貌的战役中,央企力量成为关键引擎。中铁二十五局等企业深度融入,从棉湖古镇的历史街区“活化”到全域主干道风貌带改造,从筑牢防洪灌溉工程到山洪治理,为揭西注入强劲动能。


  “虽然项目任务重、面广、线路长,但看到乡村面貌越来越好,村民幸福感提升,我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,干劲也更足了!”中铁二十五局“百千万工程”揭西县项目综合部部长宋超丽道出了建设者的心声。这份干劲,在灰寨镇的蜕变中体现得更加明显,该镇紧抓央企助力契机,与中铁二十五局构建“领导包片+专班推进+台账管理”联动机制,镇主要领导驻点一线,划分网格责任区,实行每日巡查报告,确保问题“发现在一线、解决在一线”。


  漫步在棉湖镇沿江路,只见沥青路面整洁开阔,185栋传统潮汕民居在修缮后重现古朴风貌,与榕江绿道的碧水绿树相映成趣。曾经管线杂乱、墙面斑驳的老街,成为对外展示的“门面”,成千上万游客涌入棉湖镇,第一站打卡地便是沿江路。去年11月,中国田径协会10公里精英赛中的4000名跑者在沿江路用脚步丈量古镇新貌,领略了“百千万工程”与文旅融合结出的硕果。


  来到灰寨镇向阳公园,87岁的杨奶奶正在公园散步。“吃过饭我就来这里散步,周围绿化很好,感觉很舒服。”杨奶奶笑容满面地向记者说道。阶段来,灰寨镇全域摸排主干道绿化,因地制宜进行绿化补植,累计新增绿化苗木1800多株,补植绿化带2公里;同时,以绿美小公园为示范,将原镇标迁移至公园核心区域,通过层次化种植乔木、灌木与地被植物,搭配休闲步道,并对路边两处“四小园”增设围栏和绿化提升,使周围环境形成景观联动,打造镇域新地标。为切实做好风貌提升工作,该镇践行“做通一户,带动一片”思路,镇村干部以“政策宣传+入户谈心+干部调解”组合拳化解矛盾,推动180处危旧乱搭建“零信访”拆除,完成153处农房外立面改造,清理垃圾杂物1280多立方米,修补坑洼路面40处,形成“干部干、群众跟”的生动局面。该镇通过科学规划精准施策,全面提升镇域交通环境,打造安全畅通美观的城乡风貌,同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,让该镇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,幸福感显著提升。


  塔头镇在风貌提升中同样将功能性摆在首位。甬莞高速凤江出入口周边曾是农业工具房、临时工棚占据、砂石随意堆放的杂乱之地。为此,该镇对其进行彻底改造提升,融入本土文化元素进行规划设计,使这个重要门户实现颜值蝶变。更关键的是,塔头镇还将风貌提升与农业设施完善相结合,将年久失修、多处坍塌淤积的排灌沟打造为长达5.6公里的滨水长廊,实现了功能与美观的双重升级,让乡村既有“面子”更有“里子”。


  钱坑镇的风貌提升工作则体现了速度与担当。该镇排水防涝设施主体建设项目于今年4月26日完工,覆盖镇域南北片区13个村,通过清淤、加固排水沟渠等作业,显著提升了区域排水防涝能力,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筑起坚实防线。而塔头镇拦河闸灌区改造项目更是跑出了“揭西加速度”,自2024年6月12日开工以来,便按下“快进键”,于今年3月20日提前竣工,较原计划缩短3个月,该项目主要升级8.96千米的干渠及43座渠系建筑物,惠及1.5万亩农田灌溉,解决了群众农耕生产的燃眉之急。


  动脉升级:“白改黑”铺就发展快车道


  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。揭西县将主干道提质升级作为“百千万工程”的重中之重,以道路“白改黑”为标志性工程,全面提升通行能力、安全水平和景观效果。


  在该县龙潭镇,由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国道“白改黑”工程扎实推进,已铺设柏油路1.2公里,修补破损路面多处,更新全线标志标识。外立面改造同步实施,工程采用浅灰色主基调,通过清洗、刷白、增加屋檐等方式,重点提升圩镇风貌1.2公里,涉及农房240栋、面积2.4万平方米。龙潭镇新桥饭店老板黄波涛对此感触颇深:“如今,街道变得更好看了,街区卫生干净,交通更加便利,来吃饭的人也变多了,生意更好了!”


  今年以来,龙潭镇还上演了一场“速度与质变”的风貌提升攻坚战。该镇以国道G235沿线为主战场,强力推进“三清三拆三整治”,集中力量对道路两侧危旧房、乱搭建、占道经营等现象进行整治。经过整治,镇容村貌实现华丽转身,崭新的沥青路笔直延伸,沿街建筑错落有致,新建停车场秩序井然。在省道S235与省道S237线交汇口灰寨镇向阳村卫生站前,卫生站负责人杨先生赞叹不已:“现在视野特别好,每天看到绿化植物心情也很好,门口停车秩序也更加规范了,村民们都连连称赞。”灰寨镇的实践,深刻诠释了“风貌服从功能、好看服从好用”的原则。此外,在国道G235线与省道S237线交汇处,“主岛分流+辅道缓冲”的创新结构将原镇标路口改造为导流岛,迁移、翻新镇标腾出合理行车空间,有效缓解交通压力,安全系数也大幅提升。


  另外,在交通道路整治推进过程中,钱坑镇以省道S239线钱坑段为整治重点,辐射带动全域开展“地毯式”清理;同时,扎实推进“拆违治乱”专项行动,对违章建筑、危旧房、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实施拆除,并大力整治占道经营、乱搭乱摆乱放等市场乱象,镇村环境秩序实现质的提升。在夯实环境“硬实力”的同时,钱坑镇着力提升生态“软实力”,通过科学规划,在主干道、房前屋后、闲置空地等地精心布局绿化景观,新增各类花卉苗木3625株。


  惠民为本:“一餐热饭”暖到群众心坎里


  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底色是民生,最终目标是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在推进风貌带建设、提升交通品质的同时,揭西县将惠民配套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

  坪上镇坪上村的长者食堂,正是该县实施惠民工程的一个温暖注脚。该村发挥“党建+N”模式,推行“党建+长者食堂”养老服务,通过“政府补贴一点、企业让利一点、个人自付一点”的资金分担机制,为村里的老人提供安全卫生、营养均衡的餐饮服务。66岁的李阿姨是这里的常客:“在这里,我交到了很多老年朋友,每天食堂还未开餐,我们就聚到这里,聊天说笑,非常热闹,还约好了饭后一起在养老社区服务站遛弯活动呢!”据悉,该食堂占地100平方米,配套多种适老设备,能容纳约36人同时用餐,自2023年9月运营以来,日均服务老年人40~50位。


  坪上村党总支书记黄余凤说:“长者食堂给村里的老人带来了极大便利,老人们在这里不仅能吃饱,还能吃好。看到村里变得这么好,村民能过上这么幸福的生活,我感到非常开心。”村民黄锦之老人更是激动不已:“做梦也不敢想!昔日村里的泥泞路如今处处平坦,现在还可以经常去长者食堂吃饭,饭菜便宜又好吃,食堂还会结合当地饮食习惯,提供擂茶、粿条等特色食物,我们都很喜欢。”长者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的一餐热饭,更成为了他们社交互动、融入社区、乐享晚年的温馨港湾,有效纾解了农村空巢、独居老人的精神孤独问题。


  惠民工程还体现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上。塔头镇旧住村坚持党建引领,村“两委”班子聚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在完成雨污分流、巷道硬底化等21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基础上,深入挖掘“水文化”特色,对村内3公里河道实施生态修复,建设滨水绿地空间。产业发展方面,该村开创“校村企”合作新模式,与中山大学农学院和专业农业公司合作建立“智造蘑菇”产业基地;引入企业投资开发200亩河岸土地,建设集观光、休闲、科普于一体的恒康生态农业观光园,年吸引游客超25万人次,促进近百名村民就业创业,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。落户该村的广东恒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少武说:“村委会经常安排专人来指导工作,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大。今年莲雾与荔枝长势特别好,各地游客慕名前来采摘,网上销售也获得客户好评,既满足了游客和客户的需求,又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,也增加了企业收入、壮大了村集体经济,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。”


  从交通主干道旧貌换新颜,到“白改黑”道路铺就发展坦途;从灰寨镇创新导流岛疏解拥堵,到龙潭镇实现镇区蝶变;从钱坑镇筑牢排水防涝生命线,到坪上村长者食堂温暖长者心窝,再到旧住村“智造蘑菇”产业基地与生态观光园带动富民兴村,揭西县通过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以风貌带重塑城乡肌理,以交通提质打通发展动脉,更以惠民实举浸润百姓心田。


  央企鼎力赋能、党员干部靠前攻坚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,共同奏响了揭西城乡协调发展的交响曲。眼下,揭西县正在绿美生态中焕发新颜,于民生温度里沉淀幸福,沿着“百千万工程”擘画的蓝图坚定前行。

相关附件:
相关阅读
中国足球彩票人民政府门户网站_中国足球彩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