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揭西县河婆街道综治中心践行 “枫桥经验”,提升服务效能
为居民打造和谐稳定生活环境
在揭西县的基层治理版图中,河婆街道综治中心作为关键枢纽,正积极探索、创新实践,以党建为引领,多元举措并行,全力化解矛盾纠纷,提升服务效能,为居民打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,成为新时代 “枫桥经验” 的生动样本。
党建赋能网格治理,创新调解共筑和谐
河婆街道位于揭西县境西南部,是县行政中心,下辖 9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、26 个村民委员会,户籍人口约 12.9 万人,常住人口 9 万多人。2022 年 6 月,街道投入约 20 万元,按照 “一厅五室” 标准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,占地面积约 120平方米。中心设施完备,制度健全,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主任,众多部门人员协同参与,有效整合各方资源,全面统筹街道社会治理工作。
党建引领是河婆街道综治中心工作的核心驱动力。河婆街道持续深化基层党建品牌建设,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,在乡肚村、军田社区等地建立 4 个党委,细分党建网格,设置一、二、三级网格共计 323 个,并成立小区党支部和 “红色物业” 服务站,将党组织延伸至基层治理的最前沿,真正打通联系群众 “最后一米”。
该中心将党建引领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。中心的 3 名工作人员与 55 个综合网格的信息员紧密配合,精准对接居民需求。他们活跃在小区、楼栋之间,听民意、解民忧,成功构建起多方协同的基层治理良好局面。2024 年,群诉平台录入排查矛盾纠纷 25 宗,化解 24 宗;同时,全面完成 894 名重点人员的巡查及管控服务,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。
六一村作为河婆街道下辖村庄,在党建引领矛盾化解方面表现突出。村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活跃在矛盾排查和调解一线,成为群众信赖的 “主心骨”。此外,六一村创新推出 “擂茶调解法”,将当地特色擂茶文化融入调解过程。 凭借 “擂茶、品茶、话茶” 三步调解流程,成功化解多起矛盾纠纷。村民张某花和张某武的土地纠纷,便是通过 “擂茶调解法”,经调解员耐心调解,最终妥善解决,双方握手言和,充分彰显了党建引领下创新调解方式的成效。
“枫桥经验” 落地生根,多元化解纠纷促和谐
河婆街道综治中心践行新时代 “枫桥经验”,构建起多元化纠纷工作新格局。该综治中心落实 “中心吹哨、部门报到” 制度,实现矛盾纠纷 “一站式” 受理。2024 年,街道领导现场接访 69 场次,接待群众约 150 人次,处理信访事项 173 宗,其中初次信访事项 136 宗,办结 132 宗;“急难愁盼我来办” 信件 17 宗,全部办结且满意率达 100% ,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。
该街道以 “1+6+N”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为指导,整合各方力量。河婆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共 8 人,2024 年受理案件27 宗,成功调解 27 宗,成功率 100%.同时,将街道综合执法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,2024 年完成行政检查 241 宗、行政处罚 56 宗,有效控制矛盾纠纷增量。
“心适小屋” 是河婆街道综治中心的特色服务平台。中心高标准建设 “心适小屋” 硬件设施,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;规范心理咨询工作流程和制度,通过线上预约咨询,运用多种心理咨询技能,为居民提供专业心理健康服务。2024 年,心理咨询师进驻 “心适小屋” 河婆站 52 场次,开展个体咨询 26 人次、心理测评 200 次,举办多场心理健康宣传活动,参与人数达 200 人次,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科技赋能基层治理,信息化筑牢平安防线
信息化建设为河婆街道综治中心工作注入新活力。街道积极推广 “粤平安” 社会治理云平台,推动各类信息入格,实行动态管理服务。2024 年,“粤平安” 综合网格管理平台上报网格事件 4566 件,办结率及活跃率均为 100%;全面建立两级视联网会议系统,广泛应用于党员教育、应急部署等多项工作,构建起纵向指挥有力的调度体系;做实 “雪亮工程”,投入 54.2 万元,安装 1269 路视频监控摄像头,打造 “小天网”,发挥视频监控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,提升乡村群防群治能力。
河婆街道综治中心通过强化党建引领、践行 “枫桥经验”、推进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举措,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。接下来,河婆街道综治中心将继续探索创新,不断完善工作机制,提升服务水平,为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基层社会环境持续发力,让新时代 “枫桥经验” 在这片土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。